第二章抗擊倭寇——李超
關燈
小
中
大
第二章 抗擊倭寇——李超
李超,字天衢,抗倭名將,溫嶺松門人,世襲指揮,幼習騎射,懂韜略。加入知府譚綸麾下,歷數戰任千戶,倭400餘劫掠太平縣官嶼,李超率軍斬倭首30餘級,餘倭敗退。譚綸以其才可用,薦於總督胡宗憲,授備倭指揮,剛到任即遇倭,李超單騎持矛直突倭營,倭眾驚潰,斬獲甚多。倭寇流竄江西,李超恐譚綸罹難,佯病假一月,私率部下百餘人星夜兼程,出其不意攻倭,譚綸喜出望外,經江西巡撫奏準,授南贛游擊。李超隨譚綸入閩,剿滅平海衛倭巢,解圍仙游城,升臺金嚴參將,指揮臺南大捷,升全浙護軍,駐鎮定海。後任福建總兵,率浙兵北上防守長城,遷任京城衛軍都督,後以疾致仕,朝廷授特進柱國光祿大夫,省城建三坊,松門建“盛世幹城坊”。
李超,出身軍事世家,自幼便習騎射,嫻韜略,具有文武兼長的良好軍事素質,襲職松門衛千戶後,常“思立志自效”。
嘉靖年間,倭寇侵略浙東正熾,臺州知府譚綸將他推薦給浙直總督胡宗憲,胡宗憲委任他備倭一職,跟隨譚綸在臺州抗倭。100多個倭寇從柵浦登陸,譚綸派千戶李超前去抵抗,倭寇卻逃往溫州,李超沒能追上,他十分擔心譚綸治他無功之罪。此時,他聽說有400個倭寇劫掠官嶼一帶,超集士卒謀曰:‘今日寧與賊戰而死乎?寧不與賊戰,歸見太守而死乎?’眾皆曰:‘吾寧與賊戰而死!’”李超於是率眾將士與倭寇決戰,他單騎持矛,率先沖入敵營,無人能敵,眾軍踴躍,打得倭寇四處潰散,斬首30餘級。餘下的倭寇或爭搶上船逃亡,或溺水而死,李超裝上倭寇首級面見譚綸,使譚綸無從責罰。
此後,李超參與了戚繼光初援臺州的幾大抗倭戰爭,先後在章安、菖埠和南灣等地取得連戰連捷的戰果。尤其是海門之戰,他與武生呂光午等擔任東路策應任務,率軍“鼓隊張翼向前”,勢如破竹,大敗倭寇,後又追擊潰退的倭寇到溫嶺南灣。他帶領的隊伍與多路軍兵多次合兵夾擊倭寇,殺敵眾數,自己卻無損一人。
譚綸因父譚鎬病故,辭官回原籍服喪守制,廣東程鄉等地張璉、林朝曦的起義軍一部分在林朝曦的率領下進入譚綸的家鄉宜黃,形勢非常危急。已經升任指揮的李超擔心譚綸遭受意外,特意請假一個月,帶100餘名士兵星夜兼程趕到江西,出其不意地擊敗流入譚綸家鄉的起義軍。之後,他親持譚綸書信向戚繼光求援,才使江西得以安寧。江西巡撫胡松對這支突然出現的隊伍一無所知,直到譚綸帶著李超去見他,告知實情,他才明白來龍去脈,胡松大喜道:“真義士也!”於是上疏朝廷,授李超為江西南湖守備,後又升任南贛游擊、福建南路參將。
此後,李超成為戚繼光麾下的重要將領,在協助戚繼光南抗倭寇、北驅韃虜中屢立殊功,終成功震東南的名將。
俞大猷和時任廣東總兵劉顯的軍隊,與據險福建許家村的倭寇相持兩月不下,李超與臨海人楊文等隨戚繼光南下馳援,先取得平海衛大捷,後又參加十二月的仙游之戰。仙游戰鬥打響時,楊文擔任戚家軍右翼,李超率領陳其可、蔣伯清等左翼奇兵,兩支隊伍左右夾攻,喊聲震天,殺死倭賊1000多名,全軍僅用四五個小時就贏得勝利。然後,李超與楊文等部奉命進攻西巢,“虎搏鷹擊”,大破倭寇,解仙游之圍,又分兵圍剿殘倭,取得全勝。
李超先後追擊“慣戰黠倭”於福建同安縣的王倉坪和漳浦縣的蔡丕嶺,與同鄉百戶張元勳分別擔任四路軍中的中軍佐兵和右奇兵,並統率大軍奮勇當先,給予倭寇毀滅性的打擊,擒斬160多人,還鏟除了奸細和倭寇的大頭目。這一戰,李超與張元勳等率領的臺州兵將表現果敢勇毅,譚綸上表讚譽他:“受事而備嘗艱難,臨敵而不辭險阻,韜鈐久習,枹鼓足當。”
在此期間,李超還統領義總楊文等部,負責圍剿屯聚於赤水北山一帶的楊一等“山賊”,在永安城外追賊於吉山,斬首29級,其餘或在逃跑中溺亡,或潰退香寮老巢,接著又率兵攻破香寮、蘇家等處賊寨,取得大勝。率領一支軍隊會剿山寇藍松山等,平定叛亂,譚綸再次上表,稱譽李超“有勇知方,善謀能斷”“冠軍之績,居然上將之材”。
李超接替戚繼光升任臺金嚴參將,統兵3200多人駐守福建北路。倭船十艘約300人,由浙江臺山海洋入犯福建福寧州,李超獨率大軍,先後在陳家下洋、郎黨山、磉下洋、長村、日澳、閭峽南山、南屏等地,斬倭300餘級。倭船二艘,約200餘人,自浙江平陽江口至南鹿深洋,李超帶義總胡世、何集二部,分別追剿散至西村、深坑二處的倭寇,並殲滅之,終使福建全境倭患平息。
在戚繼光親自督兵下領陸軍抗擊據南澳的大海盜吳平,統主兵四部駐紮雲霄嶺,圍困南澳。統督三路策應奇兵,捷於龍沙眼又敗吳平於宰豬澳。此場戰爭異常激烈,李超指揮軍隊殊死血戰,斬敵1203級,焚溺2000餘人,接著又追剿殘敵於柘林、鳳凰山、硫黃等地。在硫黃時,“糧盡乏食”,李超依然獨統六總,追擊敵人,追敵至廣東綿羊寨,李超此戰中立下首功,受到朝廷嘉獎。
李超因事被彈劾,又以“原參將”的名義與杭嘉湖參將胡守仁一起,帶領從寧、紹、臺、溫、金、衢等處招募的鳥銃手3000人奔赴薊北,馳援北疆,成為譚綸和戚繼光的左膀右臂。此間,他先後擔任薊鎮西路南兵營副總兵、西路協守副總兵,協守石塘嶺、古北口、曹家寨、墻子嶺四路,成為戍守薊鎮的重要將領。譚綸稱讚他:“忠誠許國,勇略絕人。抵掌談兵,允矣有能之將;借籌布陣,偉哉節制之師。久著名於江南,行揚威於漠北。”已然是一位大將的形象。
與胡守仁在戚繼光的領導下,一邊訓練兵卒,一邊督建工程,將臺州府城墻空心敵臺的修建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修建上,兩人一共負責督造敵臺366座。他們還將戚繼光關於將帥的選拔培養、素質修養和必備條件等訓示一一記錄下來,輯為《練兵實紀》之《登壇口授》卷。譚綸上表稱李超“英敏長才,恢弘遠志,虎鈐豹略,悉淹貫於胸中”“即登壇於年少,居然老將之風”。
此後,李超升任全浙護軍,駐守定海,歷任十年,功勳卓著,再升任京城衛軍都督,提督京營。又從提督京城巡捕署都督僉事升為南京前軍都督府僉書,任職期間,史書雲“一時倚為長城”,可見其功勞之著。後來,因病辭官歸裏,朝廷優旨加特進柱國、光祿大夫,卒於家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李超,字天衢,抗倭名將,溫嶺松門人,世襲指揮,幼習騎射,懂韜略。加入知府譚綸麾下,歷數戰任千戶,倭400餘劫掠太平縣官嶼,李超率軍斬倭首30餘級,餘倭敗退。譚綸以其才可用,薦於總督胡宗憲,授備倭指揮,剛到任即遇倭,李超單騎持矛直突倭營,倭眾驚潰,斬獲甚多。倭寇流竄江西,李超恐譚綸罹難,佯病假一月,私率部下百餘人星夜兼程,出其不意攻倭,譚綸喜出望外,經江西巡撫奏準,授南贛游擊。李超隨譚綸入閩,剿滅平海衛倭巢,解圍仙游城,升臺金嚴參將,指揮臺南大捷,升全浙護軍,駐鎮定海。後任福建總兵,率浙兵北上防守長城,遷任京城衛軍都督,後以疾致仕,朝廷授特進柱國光祿大夫,省城建三坊,松門建“盛世幹城坊”。
李超,出身軍事世家,自幼便習騎射,嫻韜略,具有文武兼長的良好軍事素質,襲職松門衛千戶後,常“思立志自效”。
嘉靖年間,倭寇侵略浙東正熾,臺州知府譚綸將他推薦給浙直總督胡宗憲,胡宗憲委任他備倭一職,跟隨譚綸在臺州抗倭。100多個倭寇從柵浦登陸,譚綸派千戶李超前去抵抗,倭寇卻逃往溫州,李超沒能追上,他十分擔心譚綸治他無功之罪。此時,他聽說有400個倭寇劫掠官嶼一帶,超集士卒謀曰:‘今日寧與賊戰而死乎?寧不與賊戰,歸見太守而死乎?’眾皆曰:‘吾寧與賊戰而死!’”李超於是率眾將士與倭寇決戰,他單騎持矛,率先沖入敵營,無人能敵,眾軍踴躍,打得倭寇四處潰散,斬首30餘級。餘下的倭寇或爭搶上船逃亡,或溺水而死,李超裝上倭寇首級面見譚綸,使譚綸無從責罰。
此後,李超參與了戚繼光初援臺州的幾大抗倭戰爭,先後在章安、菖埠和南灣等地取得連戰連捷的戰果。尤其是海門之戰,他與武生呂光午等擔任東路策應任務,率軍“鼓隊張翼向前”,勢如破竹,大敗倭寇,後又追擊潰退的倭寇到溫嶺南灣。他帶領的隊伍與多路軍兵多次合兵夾擊倭寇,殺敵眾數,自己卻無損一人。
譚綸因父譚鎬病故,辭官回原籍服喪守制,廣東程鄉等地張璉、林朝曦的起義軍一部分在林朝曦的率領下進入譚綸的家鄉宜黃,形勢非常危急。已經升任指揮的李超擔心譚綸遭受意外,特意請假一個月,帶100餘名士兵星夜兼程趕到江西,出其不意地擊敗流入譚綸家鄉的起義軍。之後,他親持譚綸書信向戚繼光求援,才使江西得以安寧。江西巡撫胡松對這支突然出現的隊伍一無所知,直到譚綸帶著李超去見他,告知實情,他才明白來龍去脈,胡松大喜道:“真義士也!”於是上疏朝廷,授李超為江西南湖守備,後又升任南贛游擊、福建南路參將。
此後,李超成為戚繼光麾下的重要將領,在協助戚繼光南抗倭寇、北驅韃虜中屢立殊功,終成功震東南的名將。
俞大猷和時任廣東總兵劉顯的軍隊,與據險福建許家村的倭寇相持兩月不下,李超與臨海人楊文等隨戚繼光南下馳援,先取得平海衛大捷,後又參加十二月的仙游之戰。仙游戰鬥打響時,楊文擔任戚家軍右翼,李超率領陳其可、蔣伯清等左翼奇兵,兩支隊伍左右夾攻,喊聲震天,殺死倭賊1000多名,全軍僅用四五個小時就贏得勝利。然後,李超與楊文等部奉命進攻西巢,“虎搏鷹擊”,大破倭寇,解仙游之圍,又分兵圍剿殘倭,取得全勝。
李超先後追擊“慣戰黠倭”於福建同安縣的王倉坪和漳浦縣的蔡丕嶺,與同鄉百戶張元勳分別擔任四路軍中的中軍佐兵和右奇兵,並統率大軍奮勇當先,給予倭寇毀滅性的打擊,擒斬160多人,還鏟除了奸細和倭寇的大頭目。這一戰,李超與張元勳等率領的臺州兵將表現果敢勇毅,譚綸上表讚譽他:“受事而備嘗艱難,臨敵而不辭險阻,韜鈐久習,枹鼓足當。”
在此期間,李超還統領義總楊文等部,負責圍剿屯聚於赤水北山一帶的楊一等“山賊”,在永安城外追賊於吉山,斬首29級,其餘或在逃跑中溺亡,或潰退香寮老巢,接著又率兵攻破香寮、蘇家等處賊寨,取得大勝。率領一支軍隊會剿山寇藍松山等,平定叛亂,譚綸再次上表,稱譽李超“有勇知方,善謀能斷”“冠軍之績,居然上將之材”。
李超接替戚繼光升任臺金嚴參將,統兵3200多人駐守福建北路。倭船十艘約300人,由浙江臺山海洋入犯福建福寧州,李超獨率大軍,先後在陳家下洋、郎黨山、磉下洋、長村、日澳、閭峽南山、南屏等地,斬倭300餘級。倭船二艘,約200餘人,自浙江平陽江口至南鹿深洋,李超帶義總胡世、何集二部,分別追剿散至西村、深坑二處的倭寇,並殲滅之,終使福建全境倭患平息。
在戚繼光親自督兵下領陸軍抗擊據南澳的大海盜吳平,統主兵四部駐紮雲霄嶺,圍困南澳。統督三路策應奇兵,捷於龍沙眼又敗吳平於宰豬澳。此場戰爭異常激烈,李超指揮軍隊殊死血戰,斬敵1203級,焚溺2000餘人,接著又追剿殘敵於柘林、鳳凰山、硫黃等地。在硫黃時,“糧盡乏食”,李超依然獨統六總,追擊敵人,追敵至廣東綿羊寨,李超此戰中立下首功,受到朝廷嘉獎。
李超因事被彈劾,又以“原參將”的名義與杭嘉湖參將胡守仁一起,帶領從寧、紹、臺、溫、金、衢等處招募的鳥銃手3000人奔赴薊北,馳援北疆,成為譚綸和戚繼光的左膀右臂。此間,他先後擔任薊鎮西路南兵營副總兵、西路協守副總兵,協守石塘嶺、古北口、曹家寨、墻子嶺四路,成為戍守薊鎮的重要將領。譚綸稱讚他:“忠誠許國,勇略絕人。抵掌談兵,允矣有能之將;借籌布陣,偉哉節制之師。久著名於江南,行揚威於漠北。”已然是一位大將的形象。
與胡守仁在戚繼光的領導下,一邊訓練兵卒,一邊督建工程,將臺州府城墻空心敵臺的修建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修建上,兩人一共負責督造敵臺366座。他們還將戚繼光關於將帥的選拔培養、素質修養和必備條件等訓示一一記錄下來,輯為《練兵實紀》之《登壇口授》卷。譚綸上表稱李超“英敏長才,恢弘遠志,虎鈐豹略,悉淹貫於胸中”“即登壇於年少,居然老將之風”。
此後,李超升任全浙護軍,駐守定海,歷任十年,功勳卓著,再升任京城衛軍都督,提督京營。又從提督京城巡捕署都督僉事升為南京前軍都督府僉書,任職期間,史書雲“一時倚為長城”,可見其功勞之著。後來,因病辭官歸裏,朝廷優旨加特進柱國、光祿大夫,卒於家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